上周四硅谷银行暴雷,此后很快就传来了破产的消息,由此引发市场对于经济危机的讨论。
硅谷银行破产怎么回事?分析的文章已经比较多,简单地说,就是这家服务于科技领域初创企业的银行,吸收了客户的存款,拿来投资到美国国债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(MBS)上,等于说资产端是长期的(债券需要持有到期),而负债端是短期的(客户可以随时支取),那么资产负债就存在长短期错配问题。
这种结构在经济上行期其实不会有问题,但是随着美联储加息的推进,以及通胀的高企,企业(尤其是对利率敏感的科技产业,也是近两年裁员的重灾区)资金来源减少、支出增加,客户资金从净流入转为净流出,由此逐步产生了资金缺口,简单地说客户从存钱变成取钱了。而为了应对客户的提款需求,硅谷银行不得不卖出手上持有的债券等来变现。然而在加息背景下,债券的价格阶段性大幅下跌,导致出售之后从账面的亏损变成了实质性亏损。尤其是近期的融资计划公布,让大家意识到,这个银行可能开始变得不安全了。当市场开始担心这种风险之后,客户竞相支取存款,挤兑产生,从而导致银行破产。
周一晚间欧美时段,硅谷银行风波继续发酵,且不断扩散,尤其欧洲股市跌幅更大,银行系统担忧情绪扩大,由此市场加息预期显著降温、预计今年内会有更多降息,美元指数三连阴,离岸人民币盘中大涨超千点,避险资产大涨,黄金五周来首次涨破1900美元,原油回落至近三周低位。
风险事件优先行业基本面影响,情绪避险升级,纯苯价格跟随下跌,华东港口纯苯现货价格从7350跌至7200元/吨附近,FOB韩国从940跌至910美元/吨,CFR中国从950跌至920美元/吨,亚洲纯苯价格跌幅在2-3%。
尽管价格下跌,本周港口库存仍呈现下降走势,主要是港口现货商谈在7200元/吨,相比中石化7300元/吨挂牌价有较大优势,虽然周内进口纯苯有放量成交,但存在时间差,因此短期在市场价格持续低于挂牌价的前提下,仍将有利于港口去库存,对于风险事件的影响需要时刻关注。